| 从10月中旬开始,鲍小光一直很忙,“太多媒体采访了。”若是当天需要拍摄“土味三国”,鲍小光就更忙了,写剧本、挨家挨户通知演员、换零钱给老人们片酬、买食物……下午1点左右,待老人陆续到齐后,便开拍了。拍摄时间一般持续一个下午,大多在晚饭时间前结束,“有人要去接小孩,还有人要回去收粮食啥的,也不能耽误他们的时间。” 从2021年鲍小光开始拍摄短视频至今,一晃已过去4年,截至10月29日,鲍小光在某短视频平台粉丝已超过170万,“从0-70万用了4年多,其实挺辛苦的,当时想的涨到100万粉丝就可以了,没想到一个星期涨了70万粉丝,比预期又多了几十万。”鲍小光想着,后期努力一点可能粉丝会涨得更多,“还是想往更大的方向去发展。” 在鲍小光家中墙上一块橡胶上写着,“走向全国农村 带全国老人一起拍”,这也是鲍小光未来想做的一件事之一,“未来想挣更多的钱,把老人的工资提升提升,给他们的生活改善改善。”  装修工转行拍视频, 第一个演员是邻居家的70岁大爷 鲍小光今年35岁,安徽阜阳新建村人,此前在装修行业当小工,“那时候一天挣1-200块钱,装修行业没什么活,发现阜阳有很多拍短视频的,研究了一下,我也就开始拍了。” 鲍小光一直有着演员梦,“刚出社会就想当明星想当演员,也去北京应聘过群演,都不了了之。”因读书时便对“三国”感兴趣,以此为题材,鲍小光开始了拍摄。 鲍小光的第一个演员是邻居家的70岁大爷,饰演“丞相”,“那个老人一个人在家,3个女儿都在外面,老人性格比较放得开,拍了第一个之后感觉挺好的,就一直跟着我拍了。”  道具方面,起初鲍小光也曾想过用真实一点的,“但是太贵了。一开始没收益,想着用家里现有的东西代替一下,粪勺、铁锹等等。”那时候鲍小光想着临时使用,等后期有资金再购买,“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共鸣,大家这么喜欢,就一直沿用下去了。” 如今拍摄一期短视频,约需要十多位老人参与,“前几年拍没这么多人,就10个左右。人多的话拍摄效果好一点,阵仗大一点,如果以后经费能再多赚点钱的话,可能我们可以控制到30人这样,可能拍的效果会更好。”  老人演员们以此为乐: 拍戏后比这一生过得都好 每次拍摄前,鲍小光都需要挨家挨户上门通知他们拍戏,“有的有手机,发微信不方便,有的没微信,打电话也打不通,上门方便点,一会儿就找完了。” 没拍戏时,“丞相”扮演者李东华爱喝点小酒,当天临近拍摄,鲍小光发现“丞相”看起来晕晕乎乎,“又喝多了?”李东华矢口否认,“我又没喝酒。”鲍小光拉着在场的人作证,看他是否喝多,“都闻到一身酒味,耽误拍摄,你不拍是小事,耽误这么多人。”  当天下午,鲍小光先拍摄其他老人的戏份,拍摄到一半,发现不见“丞相”踪影,鲍小光来到“丞相”家将其带到拍摄现场,“怕丞相喝酒,把他叫出去好一点。” 李东华知道,这些都是鲍小光在关心他。李东华家里有一只养了多年的狗,“我给它取名叫黄连,因为觉得太苦了,我苦,狗跟着我也苦。”现在,李东华觉得生活好了许多,“现在不苦了,现在生活好得很,跟鲍小光拍戏后很好,比这一生过得都好,我还长胖了呢。”  凭借一个字“报!”走红的奶奶李孝英,跟着鲍小光已拍摄了4年,某天鲍小光上门通知其拍戏时,李孝英打趣地告诉鲍小光,“俺孙女说我火了,我说混了钱给她买个奔马车。”鲍小光笑着回应,“是奔驰车,不是奔马。”  全国巡拍不是梦, 想带着“老戏骨”们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 鲍小光视频引发关注后,不少网友呼吁“全国巡拍”,鲍小光表示,“如果有机会,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到全国各地,选一个村,今天到这个村明天到那个村去拍,满足大家一个要求,但不能全满足。”  关注增多后,有些网友也开始质疑鲍小光利用老年人赚钱,“他们(网友)都不懂,都不知道农村老年人有多孤单,也不知道老年人现在有多开心。” 鲍小光拍摄一集短视频的成本约在600元左右,“每人片酬20元,还要给他们买点吃的。”去年年初鲍小光曾遇到资金困难,“好几个月拿不出来经费给他们发工资片酬,就停在那里,有时候一个月更新一次。”人气提升后,筹集成本不再是最大的困难,对于未来,鲍小光表示也将直播带货,“后期也会带货,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不带货增加收入后期怎么拍,很现实的问题,梦想的路上肯定是要有经济支撑的,以前我想不明白,现在想明白了,不带货确实没办法,如果有经济收入的话,可能我们的作品越拍越好,越更新越多。”  (来源:潇湘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