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秦会馆

爆料、咨询:18909006163
广告、合作:13990030637
查看: 4631 | 回复: 6

[盐都杂谈] “取现1万以上要扫码报备,现场核实”?多地银行取款门槛大揭秘

  [复制链接]

1844

主题

1876

帖子

1

听众

Rank: 10Rank: 10

积分
12001
威望
1844 点
铜板
6427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1 朵

在线时间
2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22-2-11
发表于 昨天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你敢信吗?在银行取自己的钱,居然要被柜员追问半天资金来源,甚至直接拨通反诈中心和派出所电话,等着警察到场核实才能取款!这不是什么极端个案,而是山东东营一位律师近期的真实遭遇,更让人意外的是,当地银行直言全市都这么执行,背后是反诈中心的统一要求。


明明国家监管部门刚释放出存取款松绑的信号,为何部分银行的取款门槛反而越来越低、核查越来越严?从 1 万扫码报备到 3 万要晒结婚照佐证用途,各地银行的操作差异大到让人看不懂,普通人到底该怎么顺畅取到自己的现金?今天咱们就把这事扒得明明白白。
先说说山东东营那位律师的糟心经历,这事直接把 “取款自由” 推上了热议榜。这位律师当时要取的钱还不到 5 万元,纯粹是日常使用,可一到银行柜台,柜员的连环追问就让他懵了圈。“你取这些钱到底干啥用?”“上个月有人给你转的那笔钱是啥来头?” 一连串问题抛过来,律师耐着性子解释完用途,本以为能顺利取款,结果柜员轻飘飘一句 “我已经打了反诈中心和派出所电话,得等警察来核实”,直接让他傻了眼。


更让人无语的是,反诈中心的电话还没人接,律师只能在营业厅里白白耗着,最后实在没辙,只能放弃取款转身离开。而银行工作人员还理直气壮地表示,不光他们这家网点,整个东营市的银行都执行这个标准,全是按当地反诈中心的通知来的,言外之意这操作没毛病。银行某支行,居然把扫码报备的门槛降到了 1 万元,只要取的钱超过这个数,就得扫公安局的报备码,把身份证号、取款用途、银行账号等信息一一填清楚,现场等着核实通过才能拿到钱。工作人员说起原因也很直接:“还不是因为现在诈骗太多了,没办法啊!”
中国建设银行东营某支行的操作更细致,3 万元以上取款就得说清用途细节。要是你说取了钱是为了 “包红包”,那可不能随口一说,得说明白是结婚用、生日用还是其他场景,最好能拿出结婚照片、家庭群聊天记录当佐证,要是柜员觉得不放心,还可能直接联系你的家属确认,这核查力度堪比查案。


河南平顶山的银行也没闲着,当地建设银行某支行把扫码报备的阈值定在 2 万元,超过这个数就得微信扫码向反诈中心报备,要是没有微信的老人,只能让工作人员代为登记。当地银行工作人员倒也坦诚,说这么严格都是因为老年人被骗的案例太多了,有些老人被骗后根本不听劝,就算警察来了都不相信,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提前防范。
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 “取款严、存款宽” 的双重标准。长沙多家银行网点都这样,存钱的时候几乎没什么限制,农业银行天心区某支行明确说 “存钱不用问资金来源,取钱才会询问用途”,就算存 20 万元大额存款,也只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再做个人脸识别就行。建设银行长沙某支行对大额存款也只是随口问一句 “钱为什么这么多”,只要答复合理就能通过,但取款时超过 2 万元,就会追问资金情况、交易对方熟不熟悉等问题,理由同样是为了防止取款人被骗。
13.jpeg

早在 2022 年 1 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就联合发布过相关管理办法,首次明确个人存取现金超 5 万元需要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当时引发了广泛讨论。央行相关负责人还回应说,超过 5 万元的现金存取业务只占全部业务的 2% 左右,对绝大多数客户影响不大,也不会降低业务便利性。可没想到,这个办法原定 3 月 1 日实施,结果 2 月 21 日就因为 “技术原因” 暂缓了,相关业务还是按原规定办理。
到了 2025 年,监管终于有了新动作,8 月 4 日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了新的征求意见稿,核心变化就是取消了 2022 年版规则中 “个人单笔 5 万元以上现金存取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 的硬性要求,明显是想给存取款松绑,保障大家的正常资金使用。10 月 11 日央行起草的另一份征求意见稿也提到,之前金融机构在识别核实工作中,往往不区分风险,采取统一的措施,导致反洗钱资源投入与风险背离,所以需要修订制度,落实基于风险的反洗钱理念,给金融机构更明确的指引。


说白了,监管的思路很清晰:反诈不能放松,但要精准施策,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给普通人的正常金融活动添堵。可部分银行却走到了极端,把 “尽职调查” 变成了 “层层加码”,把 1 万元、2 万元作为核查门槛,甚至要求警察到场核实,这显然和监管的初衷背道而驰。其实银行防范电信诈骗、打击洗钱的初衷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辛苦钱被骗走,也不想让银行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但防范风险不能以牺牲普通人的便利和自由为代价,更不能违反 “取款自由” 的基本原则。
监管部门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精准监管、差异化监管,对高风险交易重点核查,对正常交易简化流程。银行应该顺着这个方向,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识别可疑交易,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设置取款门槛、追问无关信息。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账户的交易习惯,对突然出现的大额转账、频繁异地取款等异常情况重点关注,而不是对每个取款人都 “一视同仁” 地严格盘问。
15.jpeg

对于普通人来说,遇到银行过度核查的情况,也可以据理力争,要求银行出示相关政策依据,或者向监管部门投诉反映。毕竟我们存取自己的合法收入,理应享有顺畅、便捷的服务,而不是被当成潜在的 “嫌疑人” 反复审查。反诈和取款自由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希望银行能尽快回归监管初衷,用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方式防范风险,让普通人不用再为取自己的钱而烦恼,真正实现 “安全有保障,取款无障碍”。

只想摆烂~
广告

3

主题

4万

帖子

10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104270
威望
3 点
铜板
54458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52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4
发表于 昨天 1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已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3万

帖子

9

听众

神经病人思路广

Rank: 12Rank: 12

积分
82489
威望
13 点
铜板
43960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15 朵

在线时间
1116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6
发表于 昨天 1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本来是电信的锅,现在要警方和银行来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0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3362
威望
0 点
铜板
37849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10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22-7-22
发表于 昨天 1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5万

帖子

16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0518
威望
23 点
铜板
58434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1 朵

在线时间
135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8
发表于 昨天 2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哦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万

帖子

14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90928
威望
7 点
铜板
49387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16 朵

在线时间
125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27
发表于 昨天 2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才老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