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里的小磕小碰谁都难免,多数伤口擦点碘伏就能慢慢愈合,但小腿前方的伤口却暗藏 “愈合陷阱”,18岁女孩琴琴的经历就给大家提了个醒。 女孩反复高烧5天
20多天前,琴琴骑车时不小心被路边石墩擦破了左小腿前侧皮肤。 看着只是表皮擦伤,她没太当回事,简单用碘伏棉球擦了擦就没再管。 当时的擦伤情况 几天后,琴琴开始反复高烧,体温最高飙到40℃,还伴有畏寒寒战、干咳、全身疼痛、头晕乏力的症状。后来高烧持续不退,甚至出现了胸闷,她赶往浙大四院急诊科。 考虑到琴琴本身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医生将她收治进风湿免疫科。 在详细问诊和查体时,左小腿前那个1cm×1cm的小伤口引起了医生的警觉。虽然伤口表面结了黑色的痂,看着像已经愈合,但周围皮肤颜色暗沉,情况可能没那么简单。 伤口照片均由患者本人提供,黑色结痂已自行脱落 收治入院后,风湿免疫科医生立刻邀请伤口造口团队会诊。经细致评估后发现,伤口下方的情况比想象中严重:
创面被坏死组织覆盖,12点到6点方向还出现了半圆形潜行空腔,局部皮肤也有色素沉着。这意味着伤口内部形成了一个隐蔽的空洞,积聚的分泌物和坏死物质很难排出,要是不及时干预,几乎不可能自愈。
由于琴琴对手术有较大顾虑,医生先为她制定了保守治疗方案——由伤口造口专科团队隔日进行1次专业换药。 经过近3周的精心护理,伤口愈合进展依然不明显,深部仍残留少量坏死组织,新生肉芽组织生长缓慢,自然愈合的可能性很小。 最终,手足外科团队介入,为琴琴实施了两次切开清创与缝合手术。目前她的伤口仍在恢复中,各项指标都在逐步好转。 首次伤口造口会诊 手足外科术后 为什么胫前伤口难以愈合? 解剖位置特殊是主因。胫前部位皮肤薄弱、皮下脂肪少,肌肉组织也不发达,缺乏足够的缓冲和保护。一旦受到外力撞击,很容易造成深层组织损伤。 而且这里动脉血管的侧支吻合少,局部血流供应不足,容易导致组织缺血、坏死,进而形成迁延不愈的慢性伤口。 基础疾病也会拖慢愈合节奏。琴琴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本身以及常用的治疗药物,都会干扰正常的免疫功能,既会延缓伤口愈合,还会增加感染风险。 这些人受伤特别不容易愈合 临床中还有很多慢性疾病会影响创面修复,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静脉功能不全等。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即使是看似轻微的胫前损伤,也可能演变为长期不愈的复杂伤口。 医生提醒,如果不小心伤到小腿前方,一定要及时关注伤口的大小、形态,以及是否有肿胀、出血、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等情况。早期要做好规范的伤口清洁、消毒和换药。 要是伤口超过两周还没愈合,或者其间出现红肿、渗液、流脓、疼痛加剧等症状,别拖延,尽快去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治疗时机。 来源:橙柿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