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多数人印象里,75 岁的老人多是晨起遛弯、午后下棋的闲适状态,但北京卢大爷却用一场场刺激的过山车体验,打破了这种固有认知。自从女儿为他办理了2888 元的北京欢乐谷年卡,这位古稀老人便成了园区里最准时的 “常客”—— 每天清晨 6 点准时起床,辗转一个半小时地铁抵达园区,过山车、跳楼机、大摆锤等年轻人都犯怵的项目,他玩得比谁都投入,单日 43 次过山车的纪录,更是让同车年轻人直呼 “自愧不如”。 
年卡背后:女儿的 “晚年活力计划” 卢大爷的欢乐谷之旅,始于女儿卢女士的一份心意。卢女士告诉记者,父亲退休前是机械厂的技术工人,一辈子闲不住,退休后突然没了工作寄托,每天在家看看电视、浇浇花,话都比以前少了。“去年冬天我发现他总盯着窗外的公园发呆,后来才知道他是觉得家里闷,喜欢看热闹的地方。” 今年 9 月,卢女士陪父亲去朝阳公园散步,路过欢乐谷时,父亲盯着园区里的过山车轨道看了许久,还主动问她 “那东西看着挺有意思,是不是年轻人才能玩?” 这句问话让卢女士动了心思。她悄悄查询了欢乐谷的票务信息,发现年卡比单次门票更划算,而且 70 岁以上老人参与部分项目有安全确认流程,既放心又能让父亲长期有去处,便果断花 2888 元办了年卡,作为父亲的 75 岁生日礼物。 起初卢大爷还有些犹豫,觉得 “这么贵的卡,玩几次就亏了”,甚至担心自己年纪大了被工作人员拦着不让玩。第一次进园时,他攥着年卡的手都有些紧,直到坐完第一趟过山车,下来时脚步轻快地对女儿说 “这比我年轻时开机床还刺激”,这份顾虑才算彻底打消。 清晨的 “专属行程”:6 点起床,赶在人潮前抵达 如今,卢大爷的生活被一张固定的 “欢乐谷时间表” 填满。每天清晨 6 点,天刚蒙蒙亮,他就会准时醒来,比家里的闹钟还准。简单洗漱后,他会煮一碗鸡蛋面,就着小咸菜吃完,再把保温杯灌满温水,放进随身的布包里 —— 布包是老伴生前做的,现在成了他的 “欢乐谷装备袋”,里面还装着老花镜、纸巾和园区地图。 6 点 40 分,卢大爷准时走出家门,步行 10 分钟到小区附近的地铁站,乘坐 14 号线换乘 7 号线,全程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他早已熟稔于心。早高峰的地铁里人渐渐多起来,常有年轻人给他让座,他总会笑着摆手:“不用不用,我去欢乐谷玩,身体好着呢。” 有相熟的地铁乘务员,见他背着布包就会打趣:“卢大爷又去‘上班’啦?” 他也乐呵呵地回应:“对,今天争取破上次的纪录。” 8 点 15 分左右,卢大爷就能抵达欢乐谷东门,此时距离开园还有 15 分钟,门口只聚集着零星几个游客。他会找个石凳坐下,掏出园区地图翻看,规划当天的游玩路线 —— 通常会先玩热门的过山车,避开 9 点后的人流高峰。开园闸机刚打开,他就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向 “极速飞车” 项目,背影比不少晨练的年轻人还挺拔。 刺激项目里的 “热血大爷”:第一排是专属座位,43 次纪录的诞生 在欢乐谷的刺激项目区,卢大爷早已是 “名人”。所有工作人员都认识这位偏爱第一排的老人,每次他走到项目入口,检票员都会笑着打招呼:“卢大爷,今天还是老位置?” 他也会点头回应:“对,第一排看得清楚,刺激!” 坐过山车时,卢大爷的表现和其他游客截然不同。年轻人大多紧闭双眼、紧握扶手,他却全程睁着眼睛,目光跟着轨道起伏,遇到俯冲段落,不仅不尖叫,还会转头和身边的人说 “你看前面的树多清楚”。有一次,同排的 20 岁小伙全程尖叫,下来后腿还在抖,看到卢大爷面不改色地整理衣领,忍不住问:“爷爷,您不害怕吗?” 卢大爷拍了拍他的肩膀:“怕啥?这机器安全得很,比我以前修的机床稳多了。” 10 月中旬的一天,卢大爷创造了自己的 “个人纪录”—— 从开园到闭园,一共坐了 43 次 “极速飞车”。当天负责该项目的工作人员小周回忆:“大爷中午就买了个面包在排队区吃,说省时间多玩几次。下午五点多的时候,我们劝他歇会儿,他说‘再玩最后一次’,结果又连玩了三次。” 那天闭园时,小周帮卢大爷拍了张照片,画面里他站在过山车旁,双手叉腰,脸上带着汗水却笑得格外灿烂,这张照片被传到网上后,很快引发热议。 除了过山车,卢大爷对跳楼机、大摆锤等项目也情有独钟。玩大摆锤时,他会特意选最外侧的座位,当设备摆到最高点时,还会抬手向地面的游客挥手致意;坐跳楼机时,他双眼平视前方,直到设备落地才轻轻舒口气,然后立刻走向下一个项目入口。有游客曾拍过他玩跳楼机的视频,配文 “75 岁的勇气,我 25 岁都没有”,视频在社交平台获得超 10 万点赞。 走红后的日常:园区里的 “熟面孔”,网友眼中的 “活力标杆” 随着短视频在网上传播,卢大爷成了欢乐谷的 “网红”。不少游客特意早起去偶遇他,还有年轻人会主动邀请他一起玩项目,“和卢大爷同坐一趟过山车” 成了园区里的小潮流。面对镜头,卢大爷从不躲闪,反而会配合地比个 “耶” 的手势,只是每次被问起 “为什么这么喜欢刺激项目”,他都会认真地说:“不是喜欢刺激,是喜欢这种活着的劲儿。” 欢乐谷的工作人员也格外照顾这位特殊的 “常客”,知道他有高血压,会提醒他玩项目前先测血压;了解到他喜欢喝温水,便在项目旁的服务站特意为他留着热水。卢大爷也用自己的方式回应这份善意 —— 他会把家里种的月季花带给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看到排队时有人插队,还会主动上前劝说,成了园区里的 “义务秩序员”。 
如今,卢大爷的年卡才用了一个多月,园区地图上已经被他用红笔圈满了游玩痕迹。每天傍晚,他会坐地铁回家,布包里偶尔装着园区赠送的小礼品,比如印有欢乐谷 logo 的钥匙扣、小扇子,进门第一句话总是跟女儿说:“今天又玩了新花样,明天我想去试试那个新开放的海盗船。” 夕阳下,卢大爷的身影映在地铁玻璃上,背有些微驼,却透着一股不服老的劲儿。他攥着那张 2888 元的年卡,指尖摩挲着卡面上的欢乐谷图案,盘算着明天的 “游玩清单”,脚步轻快地走向回家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