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迎来面瘫就诊高峰,一周内接诊四五例突发面瘫患者。医生提醒,随着气温骤降,因受凉受寒、过度劳累引发的周围性面瘫病例明显增多,日常要注意防范。 路桥30岁的陈先生最近刚升级为父亲,妻子坐月子期间,他主动承担夜间育儿任务。连续一周每天仅睡3~4小时。某天清晨刷牙时,陈先生突然发现右侧嘴角漏水,对着镜子一照——右眼无法完全闭合,皱眉时左侧眉毛能动而右侧纹丝不动,鼓腮时右侧漏气明显。“像被施了魔法,脸突然不受控制了。”陈先生回忆道。 无独有偶,42岁的工程师李先生在户外进行设备检修时突遇暴雨,全身湿透仍坚持工作6小时。次日晨起洗漱时,妻子发现他漱口时水从右侧嘴角流出,尝试闭眼时左眼能紧闭而右眼只能半合,大笑时左侧嘴角上扬正常,右侧却下垂明显。他到医院检查,确诊为面瘫。 “这类人群往往因熬夜加班、照顾新生儿或淋雨受寒导致正气虚弱,寒邪趁虚入侵面部经络。”恩泽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郑亚玲解释,面神经外周段位置较浅表,缺乏厚实的脂肪保护,常常直接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从而容易出现周围面神经麻痹,导致支配表情肌的功能障碍,出现眼歪嘴斜、闭眼困难、漱口漏水等典型症状。 “冷风直吹面部,引发风寒凝滞经脉;或病毒感染(如疱疹病毒)损伤神经,导致外邪侵袭;熬夜、劳累致气血不足,或年老体弱者,易感外邪。”郑亚玲介绍,外邪侵袭、正气亏虚是周围性面瘫的最主要原因,“我们日常所说的面瘫大多属于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由颅脑神经损伤引起)不同,其症状集中于上半部表情肌,患者露牙齿、耸眉毛、张嘴笑、闭眼睛等表情管理会出现问题。” 郑亚玲提醒,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面部麻木、刷牙漏水或微笑时嘴角不对称,这些信号往往被忽视。“若出现此类症状,需立即就医,越早就诊,后期恢复越好。通过针灸、中药熏蒸等中医疗法疏通经络,配合营养神经药物,轻症患者3周内可恢复,重症者需2~3个月系统治疗。由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亨特氏面瘫预后较差,可能遗留面肌痉挛、联动性抽搐等后遗症,需高度重视早期抗病毒治疗。” 天气渐冷,建议外出戴围巾、口罩,避免冷风直吹面部,骑行者可安装防风面罩。洗澡后及时擦干头发,避免湿发入睡。规律作息可固正气,避免连续熬夜。体质虚弱者可通过中药调理,增强身体防御能力。 来源:台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