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潇湘晨报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出现不少提供演员扮演父母服务。 对此,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该行为通常不直接构成行政违法或刑事犯罪,但属于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若利用演员扮演父母,如果行使的诈骗行为,则直接构成犯罪。   在社交平台,记者注意到,搜索“临时演员扮演父母”,出现大量帖子,不少经纪机构或者个人宣称生活临时演员,配合您演戏,可线下演戏,见对象父母等。 一自称中老年演员模特经纪人发贴称,北京假扮父母的生活演员,见对象稳过倪大红。无论是应付严格爸妈、假装亲密家人,还是需要"临时父母"的社交场合,他们都能用“有温度的演技”让一切变得自然又轻松!最近还帮客户在家庭聚会撑场面,客户亲妈直夸:“这俩老人,真好相处!”  找演员线下扮演父母违法吗?若被诈骗分子利用会造成哪些后果?记者咨询了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 付建认为,该行为通常不直接构成行政违法或刑事犯罪,但属于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如果只是用演员假扮父母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一般不会构成违法行为。若仅单纯找人扮演父母,未借此骗取财物等,不构成刑事犯罪,但需承担民事责任,若两人婚后对方据此提出离婚,可作为过错方相关的考量因素。但该行为并不直接导致婚姻无效或可撤销,因婚姻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有明确法律限定,如重婚、隐瞒重大疾病等,此欺骗行为不在其列。 而利用演员扮演父母,如果行使的诈骗行为,则直接构成犯罪。若诈骗分子通过聘请演员扮演父母,虚构家庭背景等关键事实,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知并交付彩礼等大额财物,完全符合《刑法》中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财物” 的构成要件。提供演员的经纪公司或个人,若明知诈骗分子的骗婚、骗彩礼意图,仍提供扮演服务并协助完成骗局,就构成诈骗罪的共犯。 潇湘晨报记者武华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