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渐冻症患者、京东前副总裁蔡磊进行了本年度首次直播,他在直播中用眼控打字,文字随后被语音播放出来,“身体在渐冻症的侵蚀下不断失去功能。”11月25日,蔡磊用文字回复南都N视频记者称,他希望通过这次直播向大家传递一种韧性精神,告诉大家他还在坚持战斗,“只要身体状况还有一丝允许,我都会雷打不动投入科研探索和各方沟通。”  “很遗憾由于病情持续发展,我现在已经很难亲自参与直播,甚至连简单的连线互动都变得十分艰难。”蔡磊在他今年的首次直播中表示,他的身体在渐冻症的侵蚀下不断失去功能。 蔡磊用文字回复南都记者称,尽管现在完全无法说话,全身动弹不得,但他始终坚持用眼睛和耳朵工作。他表示,接下来仍然会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科研工作。“与渐冻症抗争这6年来,只要我的身体状况还有一丝允许,我都会雷打不动地投入科研探索和各方沟通,推动各个研究管线的进展。” 蔡磊介绍道,渐冻症“AI科研大脑”已经在高效运转,将科研速度提升了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近4万篇渐冻症核心文献的系统性梳理,并基于此,对数百个有潜力的候选药物进行排序,正联合全球的科学家们加速验证。” 他向南都记者坦言,自己和病友的生命平均只剩三到五年,面对浩瀚的科研文献,仅靠人力阅读、整理与分析并不现实。 因此,两年多前,蔡磊团队引入了“AI科学家”,从最初仅能用AI筛选文献、整理信息,到如今团队持续开发的“渐冻症科研大脑”,逐步实现了研究能力的智能化。蔡磊表示,这个系统效率远超人类研究员,能够自主完成检索、阅读、分析、讨论,甚至多智能体间的相互质疑与再检索。 蔡磊还告诉南都记者,在渐愈互助平台上,渐冻症“AI大脑”每天检索、阅读国内外公开的新闻、文献与专利资料,夜以继日地进行解析、整理、讨论与判断,最后将成果递交给他和研究员决策。“这样的AI科研攻坚,每一天都在持续进行”,蔡磊指出。 南都记者注意到,蔡磊科研团队定期公布科研会议动态,11月第三周,团队与美国生物科技公司、上海海洋大学杨光华及光华医院团队进行渐冻症疗法的交流。蔡磊透露称,关于治疗渐冻症的药物研发仍在期待最后的突破,“计划在新年信中公开患者治疗的‘震撼效果’。” 据此前报道,蔡磊有40多个微信大群,几乎所有的病友信息他都会看,每天都会有沟通和分享。 “习惯了片刻不停地处理工作并进行相关沟通。”蔡磊“说”:“更多牵挂的是老病友,因为新病友还有三五年的生存期,在目前的速度下,很有可能迎来科学的突破,获得重生的机会。但老病友就不同了,生死时速,每一天都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个先到来。而他们也是一起和我奋战最久、付出最多的病人,时刻牵挂他们,也激励着我不管身体多难,困难有多少,都继续勇往直前。” 渐冻症患者吞咽和咀嚼功能受损,日常饮食最怕呛咳,而蔡磊,因为疾病的发展,现在已只能吃流食,喝水需要加入增稠剂,通常由护工用大号针筒喂食。蔡磊所有食材需称重并精确到克数,用水焯、上锅蒸,再制成液态。 蔡磊研制的药物已为基因型病友带来生机。一位20多岁的女孩用药后重获新生,他由衷地说:“我羡慕你。”尽管这些突破无法用于自身治疗,他依然振奋:“已经拯救了很多生命,大有成就。” “战斗成功,才是给家人唯一的希望。” 当被问及是否遗憾,蔡磊回答:“不怕死亡,最差也是为所有病人奉献自己。” 蔡磊本人也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声:“记者问我能救别人却不能救自己是不是很失落,我无比开心地说这就是我拼搏的意义!”  今年9月,蔡磊妻子段睿就曾透露其近况,称蔡磊已经完全没有语言能力了,胳膊、脚、脖子都无法活动,目前仅能吃一点流食。“如果他走了,我会真的很孤独”。 9月25日晚,蔡磊在社媒发文:看到了大家很关切我的现状,确实现在五体瘫软无法言语,压痛、口水、呛咳、吞咽、憋气每天都在折磨,但我还有眼睛和耳朵,请大家放心,我每天依然在带领团队,科研、运营、合作、人事、财务等等大量工作我每天依然通过眼控在高效处理。 蔡磊表示:“宁可与渐冻症战死,不会面对绝症屈辱等死。” 他还透露,近期刚宣布了过去20个月对外科研资助超过5000万,这背后是上百个科研项目的合作。“奇迹已经发生,一个个之前必然死亡的病友现在活过来,奇迹必将还继续发生,这是一个AI和生命科学即将点燃的时代!”  蔡磊出生于1978年5月,曾担任京东集团副总裁。2019年,他不幸确诊渐冻症,然而这种罕见病目前无药可医。 确诊渐冻症后,决不放弃的蔡磊搭建起“渐愈互助之家”患者医疗大数据科研平台,至今已链接上万名患者。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第一个渐冻症病理科研基因样本库得以建立,这一成果为基因层面病因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他还创立渐冻症公益基金和慈善信托,累计投入数千万元,特别设立“生命科学破冰奖”及“破冰奖学金”。 此前5月18日,渐冻症“斗士”蔡磊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获表彰后,蔡磊用眼控仪写下感言:“获此荣誉,我非常激动,超过我过去所有的荣誉。这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和我一样千千万万的渐冻症罕见病群体的关怀。坚持努力,决不放弃,面对艰难,开创美好!”  来源:综合南方都市报、九派新闻、大象新闻 (来源:荆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