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零食品牌“滇二娃”被指在社交平台频繁发布包含虐猫梗、不尊重女性的言论,包括“即将推出哈基米辣美卤多”“已经把老板抓去厂里生产‘哈基米’了”“极端集美们啥时候该有个对手了”等,被网友质疑试图利用低俗梗“出圈”。 11月27日晚,“滇二娃”官方账号发布手写致歉信,承认言论不当,已处罚相关人员。致歉信中提到,公司本意是想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所以在跟风和玩梗上让新媒体部的运营同事自由发挥,不料玩梗翻车,不当言论引起网友反感和声讨。对此,该公司第一时间下架了相关视频和不当言论,并对负责该账号的同事进行了严肃批评和处罚,同时对账号即时整改。(据11月28日现代快报)   把象征猫咪的“哈基米”与卤味食品关联制造猎奇感,用“极端集美”的标签博取眼球,“滇二娃”官方账号的一系列操作,令人十分迷惑。一个零食品牌不是应该营造出活泼有趣,健康亲切的形象吗?为什么要像撒泼一样地硬怼网友,嘲讽顾客?这是什么发疯般的营销套路? “滇二娃”变成“癫二娃”并非偶然。在注意力稀缺的当下,品牌渴望变得有网感,想快速建立年轻化形象,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操之过急,不求甚解,对网络文化的理解停留在玩梗上,对内容审核的态度放任自流,就很容易走上“黑红也是红”的歪路。 故意用“虐猫梗”刺激爱猫人士,拿“极端集美”挑衅女性消费者,专挑敏感话题制造营销噱头,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分寸失守”,而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公然挑衅。所谓的“接近年轻人生活”,不过是掩盖品牌投机心理的“遮羞布”——既想蹭热点流量,又不愿投入精力创作有价值的内容,最终只能用极端言论制造争议。“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扭曲逻辑,暴露的是品牌内核的浮躁和苍白,不仅伤害了特定群体感情,更破坏了网络文化的良性生态。 近年来,从各种雷人的“土味营销”到辣眼睛的“低俗擦边”,总有品牌试图靠冒犯式言论收割短期流量。殊不知,网友会来围观你“出丑”,而消费者只会用脚投票,社交平台上的声讨声浪更会直接导致品牌形象的崩塌。 真正的年轻化是理解并尊重当代年轻人的情感与价值观,不是盲目附和网络梗,更非刻意制造冲突、收割情绪流量。“滇二娃”专门手写道歉信“滑跪”的态度,与其之前的轻佻言论形成鲜明对比,而网友的反应却是不怎么买账。可见,互联网有记忆,消费者有判断,以“黑红”路径换取短期关注的行为,只会透支信任、损害品牌根基,而信任一旦被破坏,要修复可就是难上加难了。 说到底,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尊重消费者就必然会被消费者抛弃,不管品牌道歉是真的后悔了还是慌忙补救,若不能彻底摒弃“黑红也是红”的迷思,重建以尊重用户为核心的营销逻辑,怕是再多的整改承诺也只是空谈。 这也警示所有品牌,套路难赢人心,诚意方得长久,盲目追热点玩热梗,只会在流量浪潮中摔个嘴啃泥,唯有守住价值观底线,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 (来源:极目新闻)
|